真實的快樂在於利他


樂學 博士 .李卡德


由分子生物學專家轉為藏傳佛教僧侶


文 陳惠珍


亞里斯多德曾說過:「快樂是所有目標的目標。」人們的目標是要快樂,但方法可能使我們偏離這個目標。每個人都想要快樂,但大多數人的想望和結果卻有很大的差距,「我們害怕悲慘,卻奔向它;我們想要快樂,卻遠離它。」


擁有「快 樂學 博士」之稱的馬修.李卡德(Matthieu Ricard)不久前來台,談論他最新出版的新書《快樂學──修練幸福的24堂課》(Plaidoyer pour le bonheur),並以快樂為題,出席數場演講,闡述「真實快樂」的根源,以及得以致之的方法。這本書的翻譯者之一賴聲川導演說,翻譯這本書真是令人感到豐富和滿足。


與李卡德熟識的賴聲川說,李卡德的生活忙於慈善募款、參與科學實驗、寫書,同時也擔任達賴喇嘛的翻譯等,「但我從未看過他煩燥或不安。在這麼多的事情中,沒有一件是為他自己,或許這就是他快樂的真正祕訣。」


李卡德生活非常忙碌,除擔任翻譯,也奔波募款、寫書、參與科學實驗等。[法新社]


對巴黎多彩生活感到厭倦


「在我一切的追尋中,最具利益的事就是簡化自己的生命,以攫取生命的精華。這並不表示要放棄那些有益事物,而是去發掘生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,什麼能帶來長遠的滿足喜悅與寧靜。」這是由分子生物學博士,後轉為藏傳佛教僧侶李卡德發人深省的一句話。


生於1946年的李卡德,在著名的巴黎巴斯特學院取得分子生物學博士,與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賈克柏一起研究生物基因族譜,玩帆船、划雪,也喜好研究天文學、鳥類生態學,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生態攝影家。雖然生活多采多姿,1972年,當時26歲的這位天之驕子,卻對巴黎的生活感到徹底厭倦,雖然人生精彩,但總覺得缺少什麼,於是決定遠離,逃到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山下。


李卡德形容當初次看到後來帶領他修行的仁波切時,感覺到「不可動搖的寧靜,無比的智慧和慈悲,令人感動到想流淚。」領略了這種震憾人心的安詳和慈悲的力量,促使他在前途一片看好的情況下,毅然捨下,轉而走向修行弘法之路。


在法國是著名哲學家、同時是堅定無神論者的父親,對李卡德的這項決定起初並不認同,認為因而放棄似錦的前途太可惜了。後來李卡德與父親出版對話錄《僧侶與哲學家》,被翻譯成18國語言,暢銷全世界。


經常旅行的李卡德(右),現以尼泊爾的雪謙寺為中心,並擔任達賴喇嘛的翻譯。[法新社]


以科學方法研究禪定


李卡德堅信他所轉換的這個「領域」,是既實際又豐富的「心靈科學」,這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哲學、一種利他的生活藝術、一種可以真正改善內在的心靈修行。李卡德近年來和許多腦神經科學家與佛教僧侶,包括達賴喇嘛,一起以科學的方法研究「禪定能如何形塑腦部」,結果證明禪定時的腦波,與科學定義的正向、快樂腦波吻合,亦即長年禪修會在腦部帶來如喜悅或熱情等正面情緒。


他說,「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所為和科學精神相違背,科學精神就是用實證的方法尋求真相。這些年我遇到許多人,他們常存喜樂,這是超過我們一般所謂的快樂,不同於許多人的快樂是脆弱和不完整的,他們充滿一種深度的覺察力,能透視真相和心的本性,充滿對他人的善。如果要得到長久的快樂,需要長期訓練自己的心,培養一套人格特質,如內心的平靜、正念和無私的愛。」


經常旅行的李卡德,經過30幾年的潛心研修發現,真正的快樂每個人都可以得到,那是一種人生的態度,也是一種必須學習的能力。


李卡德認為,人生重點不在於旅程有多長,而是有方向,能尋著「真實的快樂」,這是每個人都在追求的。


痛苦源於僅關心自我


他說,「快樂」不同於「享樂」,享樂很快就會過去,不涉及內在的寧靜、慈悲。享樂也具有時間性、關乎互動的對象、地點,但某個享樂狀態一直持續就可能變成惡夢。而快樂是一種生活方式,是任何困境所需的力量,且無論在任何情境都能維持快樂。


痛苦的根源,李卡德分析,在於僅關心自我,過於聚焦自己的結果,往往容易即使遇到微小的痛苦或挫折,就會在內心擴大為不得了的苦楚和忿恨,因而作繭自縳。但反過來,利他主義,培養慈悲心,隨時培養幫助他人的心,如此一來很奇妙地,我們的心態往往就會超越外在的環境,就可以改變經驗這個世界的方式。


李卡德進一步指出,自然的情況是心隨境轉,我們的心情受到外在影響甚大,但問題的關鍵其實是在我們的內在,但當面對不快時,人們一想到的就是改變外在環境。雖然這不代表我們全然不需改變外在環境,如需要改變飢荒的環境等,但許多人可以花1020年的時間每天從事如慢跑等運動,以鍛練身體,卻不知道或不願意去轉化我們的心,我們沒想到「心是可以轉化的」。


心可以轉化


轉化心的方法之一,就是「對峙的方法」:亦即水、火不能相容,恨和愛不能並存。雖然整體而言,我們是可能對一個人既愛又恨,但當我們每次一開始動心起念的當刻,就只會有一種情緒或感覺,雖然可能瞬間又會改變。當我們愈去cultivate(培養)慈悲心,讓這種慈悲心在我們心中停留愈久,就能讓嫉妒、仇恨心降低。而任何負面的情緒,都可以找到對峙的正面情緒。


另外就是「與自己的情緒脫勾」,亦即試著「脫離」或「跳開」看自己,這樣做是避免被憤怒等情緒操控,這並非壓抑自己的情緒或任它隨意引爆,而是把自己「抽離」出來看著它,有一天負面情緒就不能傷害你。


近年來致力於翻譯藏傳佛教典籍,成為佛教西傳橋樑的李卡德也指出,許多人生活富足,但又總覺得人生似乎少了些什麼。美國過去50年來GDP(國內生產毛額)成長三倍,但快樂度卻持平,甚或下降,富裕社會有更多人自殺、憂鬱症。我們的心就像寵壞的孩子,有所渴求,但無法掌控。


他強調,自私的快樂是不能成立,是矛盾的。真實的快樂植基於利他,看到世界萬物的相互依存,瞭解到「我的快樂是透過其他眾生才能完成」,是一種雙贏的關係,亦即I contribute happiness to others and feel satisfied.(為別人帶來快樂,自己也會覺得滿足。)


真實的快樂在於利他


李卡德說,科學家們也都同意,快樂並非天生的,是一種技巧,是可以學習的。培養慈悲心也是一樣,需要持續練習,而成為習慣。讓慈悲的感覺在我們的心理越來越能長存,慈悲就會在我們的心中停留。


李卡德的著作內容紮實,相當暢銷,為他賺進大把鈔票,但他卻還是兩袖清風,因為得到的報酬都捐給偏僻貧窮的聚落,為他們興學、改善居住環境以及籌設診所,並親自聘請醫生,包括已在四川、青海、西藏、尼泊爾和印度等地興建了30多所學校和診所。李卡德說,「若我們能貢獻一己之力,為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,那為什麼不呢?」


自私的快樂是不能成立,是矛盾的。 真實的快樂植基於利他,瞭解到「我的快樂是透過其他眾生才能完成」, 是一種雙贏的關係,亦即I contribute happiness to others and feel satisfied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