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是一種善良


大家都認為有智慧的人容易成功,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到,善良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,智慧的極致是善良。


“聞過則喜”、“從善如流”是很多人崇尚的境界,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。我們說,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聽取別人意見和建議,以便減少和改正自己的缺點,變得更趨向于“完美”。但是,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並不是盲從於別人的意見,因此,怎麼才能既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又充分“尊重”別人的建議就不僅是一種美德,更是一種善良的智慧了。


日本歌舞伎大師勘彌在這方面給我們上了很有啟發意義的一課。


有一次,勘彌正準備登臺表演,突然,他的一名學生喊住他,“老師,您的鞋帶開了。”大師低頭一看,鞋帶果然開了。於是,他向學生道謝後,彎腰系好鞋帶。可是就在學生轉身走開之後,大師卻重新把鞋帶解開了。這奇怪的一幕被另一名學生看見。在大師下場後,這個學生悄悄問大師為什麼這樣做。勘彌大師回答道:


“這場戲的劇情是表現一個旅行者走了很遠的路之後的情形,因此,鞋帶的鬆開,更能增強旅行者長途跋涉的真實感。”


“可您當時為什麼不把這個情況告訴那個提醒您的學生呢?”


勘彌大師答道:“如果我當時把這個情況告訴他,他就會感到羞愧,以至於以後再也不會給我提意見了。這樣,對於他和我都不好。”


勘彌大師的善良之處就在於他的超人智慧。自己從善如流,聞過則喜,但是更維護了別人的自尊。


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也給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例證。


有一次,米開朗基羅完成了一座雕像,請朋友幫助提意見。有個人指出,雕像的鼻子過高,米開朗基羅聽後,轉身爬上高高的腳手架,手拿鑿子,對準雕像的鼻子雕鑿起來,大理石的粉末飄飄揚揚地灑落下來。一會兒,米開朗基羅從腳手架上下來,對他的朋友說:“你看,現在是否好一點了?”“太完美了”,朋友答道。其實,米開朗基羅並沒有真正修改雕像的鼻子,他的鑿子只不過是裝個樣子,灑落下來的大理石粉末是他提前就偷偷捏在手裡的。米開朗基羅既堅持了自己的審美觀點與藝術主張,又維護了朋友的自尊。這就是善良的智慧。


類似這種善良就是智慧的例子還發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西部的一個小鎮上的一個雜貨店老闆身上。


一天,一個瘦弱的小男孩捏著一把零錢跑進一家雜貨店,顧不得擦汗,就把他手裡的零錢攤在高高的櫃檯上,怯生生地問老闆:“這些錢夠不夠買一個魚罐頭”。老闆看了一眼小男孩的打扮和他手裡的零錢,問道,“你為什麼要買魚罐頭?”小男孩說:“我媽媽病了,在醫院裡,大夫說她需要營養,我聽說魚能營養身體,這是我所有的零用錢,不知道夠不夠買一個魚罐頭。”老闆聽後,對小男孩說,“好,讓我數數你一共有多少錢。”老闆把小男孩放在櫃檯上的一小把硬幣整理了一下,開始一枚一枚認真地數起來,一共98分錢。


“好小子,你真行,這些錢正好夠買一個魚罐頭,一分不多,一分不少。”說著,老闆從貨架的最高一格上取下一個五香帶魚罐頭遞給小男孩,小男孩如釋重負,高興地接過魚罐頭飛也似的跑了。在那個因為少了一個魚罐頭而出現了一個空擋的貨架旁,標著五香帶魚罐頭的價碼:76角。


真正善良,不是像慈善家一樣施捨給窮人財物——慈善家可以為窮人做任何事,除了成為他們中的一員。品格的真正標誌是如何對待一個不能為你提供任何幫助的人。


我們說,善良的極致是智慧,但並不是所有的智慧都是善良真正的善良,是一種讓世界充滿愛的願望,而不是一種希望別人知恩圖報的“投資”。有些人行善”的目的是為了“積德”,“積德”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或後代子孫“有好報”,說到底,自私是這種“善良”的最終驅動力。


從另一方面來講,真正的善良應該是在充分維護別人的自尊心基礎上“隱蔽”的幫助別人,“善欲人見,不是真善”——助人為樂,與人為善,而不是給別人製造“感恩”的沉重負擔。


草屋文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