緣來不拒,緣盡不驚


緣為何物,眾說紛紜。佛祖曰:同船過渡是緣。


緣是什麼,我等只知皮毛而無知髓華。


如讓吾等凡人必須答之,其果萬千而無以取之。以村野拙夫的井底之蛙寸短所知:緣,實乃機遇,握之失之,則為人際間的分分合合,又或生活中的恩恩怨怨,其中的似是而非,衍生出人間的因果關係。


相遇相知、相親相愛,無外乎從必然走向偶然,又或從偶然走向必然,由此在大千世界的冥冥不知和已知中,誕生了“緣分”。


 “緣”與“分”,可拆可和,但實則為兩種概念。“千里姻緣一線牽”為“緣”, “百世修來同船渡”為“分”。試問:兩者誰能同有?兩者誰能同解?


緣分,只能或者只有在生活中邂逅,但又可能消失。所以,當你邂逅了,你就默認為“緣”吧,當你失去了,你就歸結為“分”吧。因為,無論我們承認與否,“緣”“分”真的是一種可悲之極的概念和感覺,往往它是有始無終。


學會放棄,但又談何容易,可能我們在行動上已經放棄了,但在心底的最深處,誰也無法抹去歲月積澱的記憶。斷臂結痂痂尤存,沒有誰能忘卻利刃斷臂的剜心之痛。如果說“緣分”是情感中的男女時常掛在嘴邊的為“愛情”詮釋的一種最佳表達,並由此而認為在“緣分”的純潔與虔誠下,“離別”是不可能出現和存在的。如果是這樣,我寧可要“分”而不要“緣”!


人生無常,人生短暫,人生於世,安而隨緣。我們尊重與頂禮摹拜“緣”與“分”,但我們能否在珍惜“緣分”的同時,做到緣來不拒,緣盡不驚。


緣分,人世間的一種殘酷無情的情感遊戲,一種可喜可悲的矛盾體驗,可是我們永遠無法躲避!


草屋文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