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選擇是什麼?生活者? 消費者?
謝麗芬
在二十世紀結束前的幾天,爆發了幾件有關消費者安全的事件,毒魚、冒牌沙拉油事件,造成消費者恐慌,其實主婦聯盟和共同購買,很早便注意到這些問題,環境荷爾蒙的文章不斷在會訊裡出現,呼籲大家重視;廢油做肥皂,除了減少下水道污染外,最主要也是擔心回鍋油流落到市面,劣質油再經處理進入消費者肚子裡,只是老是抓不到證據。冒牌沙拉油豈只是在高雄而已,這是全台灣都有的事實。
每次事件發生,消費者被嚇了幾天,生產者損失慘重,政府官員忙著出來消毒,吃給大家看,沒幾天大家又忘得一乾二淨,又照吃不誤;不同的事件輪番上陣,人心被搞得恍恍惚惚,消費市場亂七八糟。到底消費者是不是受害者?
曾經在海洋之聲主持節目時,談到食品添加物的問題,有一位賣碗糕的先生call in,他說他其實不想加硼砂,但消費者老是抱怨碗糕不白、買回去的東西放不了幾天就壞了,所以他只好加了,言下之意是你們消費者自己害自己,不是嗎?
人人都在喊經濟不景氣、台灣經濟蕭條,是嗎?跨年晚會台中就有4-5場,每場斥資數百萬,再加上以萬為單位的煙火,幾秒鐘便燒掉幾十萬,若沒錢何必打腫臉充胖子?聚集人潮為的就是要刺激消費。百貨公司業績下降、酒店生意門可羅雀,也歸罪到政治影響經濟,到底是以前消費過度?還是荷包緊縮,便開始考慮合理化消費?我們是為消費而生活,還是為生活而消費?
消費可以刺激生產、刺激經濟發展,但消費者常常被無所不用其極的商業包裝術給迷惑,以目前最暢銷的手機為例:廠商為了創造業績,產品不斷推陳出新,功能一波又一波的更新,一會兒可上網,一會兒又能上課偷聊天,事實上在手機一個比一個輕薄短小時,經常在手機上打電腦上網的人有多少?在千百種功能中,經常使用的又有多少?我們是否被人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?不知不覺中換了好幾支手機?嘿嘿嘿!商人口袋賺得飽飽的!
當生活中需要消費時,你的消費主控權在哪裡?是否有思考的權利?有認知的權利?當買一把菜或吃一道菜時,你知不知道這是什麼菜?菠菜?A菜?誰種的?安不安全?不安全又能怎麼辦?也許你不在乎菜的名字,也不管誰種的菜,但有沒有毒?安不安全?你也許會擔心,難道很無奈嗎?你有知道產品的成份或材質的權利,你有保護自身安全的權利,你有say: NO!的權利,也有say:Yes!I want!的權利。當人們在外面買早餐,其豆漿杯是6號塑膠杯,裝熱飲料會釋放有毒物質時,是否要拒買?或者默認?當進口產品充滿農藥殘留、基因轉殖、有機氯…..等疑慮時,我們是否默默承受?或發動消費運動?
「勇於開口、敏於行動」不是口號,而是主婦聯盟力行的原則,不要成為消費的受害者,也不要成為消費的加害者,要勇敢的付諸行動,在生活消費上落實環保行為,並支持有良心、愛護環境、關心消費者健康的生產者,不但能健康消費市場,更能人人「永保安康」。
上街購物或上市場買菜,可以沒有任何意義;也可以因為一把有機青菜,或一塊肥皂而減少環境污染,鼓舞本土產業、幫助弱勢團體,意義深厚。你的選擇是什麼?無意義的消費者、或有愛的生活者?
摘自http://www.inex.twmail.net/temp/p03/020.htm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