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父有一個女弟子。


 


因為長期家庭不和,婚姻不美滿而不快樂。她向師父請示解脫法門。


 


師父要她:「放下」。


 


她回家後反覆思量師父的開示終於下定決心要出家。


 


 


第二天。


 


她一早就上山,想告訴師父她所做的決定,她心想師父一定很高興又渡化了一個弟子。可是,打從她入門到太陽西斜,一直沒機會見師父一面。


 


 


傍晚,師父終於出現在大門口。


 


女弟子看到師父欣喜萬分:「師父,我想通了,我要出家!」她說。


 


師父搖搖頭,沒有說話。


 


「師父,您不是說要我放下嗎?我現在已經想通了,我要放下一切俗事出家求法,您怎麼搖頭呢?


 


師父還是沒說話,轉身離去,走了沒幾步,師父隨身的錦囊突然掉落地上。


 


「撿起來!」師父轉身對她說。


 


女弟子恭敬地拾起錦囊交還給師父,囊袋已沾上了泥地上的灰塵。


 


「明白了嗎?」師父接過錦囊,語透玄機地問。


 


「師父是要我拾起我的婚姻和家庭?」女弟子想了一會兒,遲疑地問。


 


師父點點頭。


 


「可是您以前不是要我放下煩惱嗎?現在為什麼又要我拾起?」


 


「放下,是要妳放下該放的;拾起,是要妳拾起還能拾起的。」


 


「煩惱並不等於家庭和婚姻,就像這個錦囊。它雖然沾滿了塵土,難到我就要丟棄它嗎?」師父拍拍錦囊上的塵土,小心翼翼的將它放入僧服的暗袋內,它依然是寶貝。


 


女弟子當下恍然大悟。


 


PS.一般人都認為「放下」就是要「全部捨棄」。


 


故事中的女弟子,遇到生活不如意時,就想逃避到另一個地方,要脫離過去的種種不如意生活。其實該「放下」的是我們心中的「心結」與「惡習」和眼中的種種「不滿」。


 


眼睛的特殊功能:「就是看見別人,看不到自己。」看得到的全是除了自己以外事物。


 


久了之後,變成只會挑剔別人怎麼不好,挑剔環境怎麼不好…,這種感覺就像俗語說:「有如眼中釘肉中刺。」比喻:心裡的疙瘩就像自己的手,被一根小刺刺到,傷口不大,如果不管他,也不會怎樣。但是這個小傷心口,不時會提醒它的存在,讓人得除之而後快。


 


在現實的生活中,人與人的相處和生活,不可能全部都不好。不好的部份,也許只佔其中的一小部份。但是人很奇怪,常忘了平常幸福美滿快樂的時候,只記得某一天或某一次或其中的一些些不如意的片斷,而且這點點不滿可以記在心裡很久,又喜歡拿這些不如意的事來為難自己,自怨自哀,讓自己在執著難過又辛苦的片斷記憶中,反而忘了生活上百分之八九十平常快樂美滿的時光。


 


習慣也是一種,好習慣造就好的生活品質,壞習慣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勢。


 


心結與不滿,更是心靈的頭號殺手,如智者所說:「放下,是要妳放下該放的;拾起,是要妳拾起還能拾起的。」


 


「放下」就是要放下過去種種造成的「心結」與「不滿」、「壞習慣」。「拾起」,是要繼續製造美好的心靈想法。喜悅的心和好習慣,要為自己保衛好優良的心靈生活品質而努力。


 


http://noujoe.spaces.live.com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