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和我在香港生活了兩年,從他14歲到16歲。他對我和朋友們的談話主題興趣很濃,15歲的他會很專注地傾聽、提問,也談自己的看法。

  有一天,一群朋友剛離開,他說:“媽,你有沒有注意到你朋友們的一個特徴?”我說沒有。


  他說:“當他們要問我什麽問題的時候,他們的眼睛是看着你的,而且,就站在我面前,卻用第三人稱‘他’來稱呼我。”


  啊?


  我其實沒聽懂他的意思,但是我們接着做了一次實驗,就是觀察朋友下一次來的時候所做的舉動。結果是這樣——


  甲教授進來,我介紹:“這是中文系甲教授,這是我的兒子菲利普。”


  他們握手,然後甲教授對着我問:“好俊的孩子,他會說漢語嗎?”


  我說:“會,說的不錯。”


  甲教授問:“他幾歲?”眼睛看着我。


  我說:“15歲。”


  甲教授說:“他讀幾年級呢?”眼睛依舊看着我。


  我說:“你問他吧。”甲教授這才轉過去看菲利普。但是沒說幾句,又轉回來了,“他懂幾國語言啊?”


  菲利普在一旁用偷笑的眼神瞅着我。


  這個實驗之後,我也變得敏感起來。16歲的菲利普在我們做過多次實驗後,曾經下過這樣的觀察總結,他說:“媽,我覺得,差别在于,歐洲人是看年齡,譬如在德國學校裏,你只要滿14歲,老師便要用‘您’來稱呼學生。但是中國人看的不是年齡而是輩分,不管你幾歲,只要你站在***或爸身邊,就是‘小孩’,就沒有身份,沒有聲音,不是他講話的對象。所以他才會眼睛盯着你的媽或爸發問,由‘大人’來爲你代言。”


  菲利普做這總結的時候,我真的傻了。


  此後,即使站在朋友身邊的孩子只有醬油瓶子那麽高,我也會彎下腰去和他說話。


摘自中國佛教故事網<悟性時光>2009/2/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