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老敬老愛老,奏響美妙“夜曲”


  近日朋友來訪,給我說了這樣一件事。村裡一名約70多歲的老人爬上自家屋前的竹林高處坎竹,不慎跌倒在地。他的兒孫們發現了不理不睬,幸好被及時回家的鄰人送往醫院救治才脫離危險。


  據醫生檢查,老者的身體多處受傷。下唇嚴重撕裂,被縫了30多針。因傷勢嚴重,醫生建議住院,老者不肯,堅持回家,可剛站進來便馬上倒下,不省人事。熱心的鄰居忙幫他辦理了住院手續,並墊交了各種醫療費用。朋友說平時他的兒孫們對他非常冷漠。老人的生活費用只靠自己坎竹編織,然後拿到集市上買,老人行動不便,生活艱難。聽後朋友的訴說,心裏感慨不已。時下,無論在鄉村還是城市,都有這種不贍養老人,對老人不屑一顧的現象。他們不但不履行贍養義務,甚至虐待、遺棄父母、長輩。


  鄉里,老人們住的屋子大多潮濕陰暗,他們目光呆滯。神情憂鬱,常年經受少輩們“老不死”“老東西”的責駡,臉上早就沒有了快樂的氣息。


  中國已邁入老齡化的社會,如何讓占全國人口10%的老年人老有所依、老有所養成為社會所關注的問題。


 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古今有許多動人的故事。“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養”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


  如中國敬老愛老典故“二十四孝”中,“負米養親”“親嘗湯藥”“拾葚養親”“行傭供母”“打虎救父”“棄官尋母”等等。無不是古人孝敬老人的佳話。


  《親嘗湯藥》:“前漢文帝,名恒,高祖第三子,初封代王。生母薄太后,帝奉養無怠。母常病,三年,帝目不交睫,衣不解帶,湯藥非口親嘗弗進。仁孝聞天下。


  仁孝臨天下,巍巍冠百王。


  莫庭事賢母,湯藥必親嘗。”


  《二十四孝》影響中國社會六百多年,現在,老年人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和保護,但是由於觀念的不同,或經濟的原因,有些人對老年人關愛不夠有的子女沒有盡到自己贍養父母的職責,甚至還有虐待老人的事情。因此我們要注意敬老愛老。從青少做起。從小就教育他們尊老、愛老、敬老。樹立一種社會責任感。


  從前,有一個小孩家裏很窮,沒有表,他經常到鄰居家去看時間,時間長了鄰家很反感他。他看出後就將這事告訴了他的媽媽,媽媽覺得孩子可憐,但是,家裏實在太窮沒有錢給孩子買表。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,沒有表就不能按時起床上學,於是媽媽說:“每天我來叫你起床上學。”從這一天起媽媽便沒有睡過一個好覺,因為他要靠觀察星星的位置來判斷時間叫醒兒子。可是用這樣的辦法判斷時間不是很準確。有一次媽媽判斷不准,過早叫醒了兒子,結果兒子很早就來到學校,學校沒有開門,當時又正值冬季,天氣很冷,孩子凍得手腳冰涼。回家後,他將事情告訴了媽媽。媽媽既心疼又內疚。第二天孩子放學回家後,看到母親臉色蒼白的躺在床上,桌子上擺著一隻小鬧鐘,他的妹妹告訴他是媽媽賣血換錢給他買的鬧鐘!


  這個故事表現了偉大的母愛。


  我們應用故事教育現在的孩子,讓他們從青少年的時候就知道孝敬老人,回報父母,要有良心。


 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。我們都應該尊敬老人、關心老人善待老人,做到使他們“老有所養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學、老有所為”。讓他們過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。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敬老的傳統美德,大力表彰敬老、愛老、助老的先進事蹟,加強師德教育,提高學生素質,營造尊老敬老、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氛圍。


  “老年,好比夜鶯,應有他的夜曲。——(德)康得”,讓我們共同努力,為老人們創造一個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。


草屋文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