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孩子像放風箏


王秀美(釋會涵)


有時我們會在郊外或公園裡看到人們放風箏,手中拉著一條線,漸漸的風箏往空中飛,越飛越高。可是有時候,風箏卻斷線,或掛在樹枝上,收不回來,放風箏者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收不回的風箏嘆息、悲傷。


其實孩子就像風箏,養孩子就好像放風箏,孩子漸漸長大時,父母手中的線也逐漸慢慢放出,聯繫父母與孩子關係的這一條無形感情線,不但決定親子關係是堅韌 的或者是脆弱的,也決定了那頭的風箏飛得很高,但都會飛回來的溫馨畫面,或者變成親子之間形同陌路、惡臉相向、或者離家出走的斷線風箏。


 這條線的構成材質好壞以及堅韌程度,是否經久而不折斷,就要看父母平時與孩子的互動關係來決定。對一個小孩子來說,父母在他的成長過程中,可說是最親密 的人,尤其是剛出生的寶寶,如果沒有父母供給所需來養他,這個嬰兒可能就難以存活。而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,可說是用心良苦。想想看,如果一個陌生人,住在我們家裡白吃白喝,三不五時就向我們要補習費,有時還吵著要這要那,如果不給他就大哭大鬧,我們會覺得莫名其妙,可能忍耐不到一天就把他趕走了。可是我們的孩子,自從降生到我們家中,我們是他的父母,有骨肉關係,在親情關懷憐憫之下,我們把他當寶貝看待,不只讓他白吃白喝,還忍受各種辛苦,賺錢來養育他、 栽培他,期待他變成一個能自立自強,且對家庭社會有貢獻的人。


在父母的期待之下,小孩子一出 生,就背負著傳承香火、顯耀家庭的壓力,而父母也不惜金錢、辛苦,要把孩子培育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,卻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特質與才能。在愛之深、責之切 的情況下,把愛深藏在心裡不表達,把責備顯現在外面的行為上,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,所看到的是父母對他的不滿意與苛責,因而使孩子產生自卑、沒自信、 自責或反社會的心態與行為。


孩子由於年紀小,對於整個家庭及社會人際的運作不清楚,很多東西 都需要學習,加上語言表達能力有限,動作又不靈活,而父母親由於工作、經濟、家庭壓力,以及自身的疲累,對於孩子的需求,除了物質的提供之外,往往忽略了孩子在學習及適應環境的過程中,所需要的引導與情緒方面的疏解。當父母很用心的陪孩子做功課時,一看小孩不會,就很心急,一教再教,小孩子又聽不懂的情況 下,脫口而出的是:「你怎麼這麼笨,這麼簡單都學不會。」須知對父母而言, 1+1=2 是最為簡單,已經學會二、三十年,而且天天在用,已經熟悉得不得了,可是對孩子而言,這是新的、從沒有接觸過的東西,在認知層次上差距太大,又無法同理孩子時,場面變成大人生氣憤怒,小孩恐懼畏縮。有一個小孩就這樣跟媽媽說:「媽媽!我希望妳不要回來,因為每次看到妳,我就很害怕。」而這位媽媽也說:「我 由於很擔心我的女兒將來沒有成就,所以我很用心的盯著女兒的學業,沒想到女兒的反應是如此,讓我太傷心了。」


父母又常常會有一種習慣,那就是要孩子馬上回應他們的教導與要求,而忽略了給孩子思考與反應的時間。舉例來講,父母很用心的教導孩子數學,孩子是需要花時間來了解、消化,然後才會回應。個性上,如果媽媽是急性子,而孩子是慢吞吞,挫折感會越大。有的小孩子在回話時會深思,可能需經過一、兩分鐘後才會回 應,可是媽媽看到孩子反應這麼慢,等不及就發脾氣。有的時候,父母叫小孩做事,當時小孩可能有一件更重要的事,擺在第一順位,不能馬上去做,在親子之間溝通不良,父母又不了解小孩的情況,衝突就會產生,當然孩子的心就會離父母越來越遠。要改善這種情況,就要多跟子女聊聊天,在聊天中,找出彼此的不同點,然後互相包容。


父母在孩子一生中的成敗,具有決定性的地位,是孩子社會化過程的導航員。父母的一舉一動,不論是情緒管理或是親子之間的互動,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,也影響著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。要增進親子關係,須從聊天下手,在聊天中建立親子的互信基礎,再加以引導或支持,即使風箏飛得再高再遠,都不會失去聯繫,因為手中的那條線,是彼此之間愛與互信的聯繫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-- 摘自慧炬出版社《陪伴》


轉載自生命自救學院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