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宜寬厚  智勿炫耀  ~《菜根譚》


貴家宜寬厚,而反忌刻,是富貴而貧賤其行矣,如何能享?
聰明人宜歛藏,而反炫耀,是聰明而愚懵其病矣,如何不敗?


解釋:


有錢有勢的人家,應該寬大仁厚,卻反而猜忌刻薄,這是富貴而有貧賤的行為了,怎能長久享受?


聰明的人應該收歛隱藏,卻反而炫耀。這是聰明卻有愚笨糊塗的行為了,怎能不落敗呢?


 


評析:


  三國魏邯鄲淳《笑林》中有一則故事,說是漢代有一人年老無子,家境富裕,但儉嗇成癖。一日,有人登門乞討,老人不得已入內,取了十文銅錢,自堂屋而出,每走一步抽減一枚,到門外時只剩下了一半。他緊閉雙眼,將餘下的銅板交給乞丐,再三叮囑:「我已經傾家蕩產了!」不久,老人死去,家產一併充了公。對金錢佔有的欲望,會使人像這位老人一樣喪失理智,陷入瘋狂。因此,「越是富有越貪財,越是有錢越忌刻」,便成為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。殊不知,金錢乃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,死不帶走。為富不仁,刻薄寡恩,只會失去友誼與信任,使自己陷入孤獨的境地。


  一個人富有才智,本來是一件好事,但如果到處賣弄,機關算盡,就只能像《紅樓夢》中的王熙鳳那樣,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,落得個可悲的結局。


 


慈悲之心  生生之機  ~《菜根譚》


為鼠常留飯,憐蛾不點燈,古人此等念頭,是吾人一點生生之機,無此,便所謂土木形骸而已。


解釋:


因為怕老鼠挨餓,所以經常留下剩飯,憐憫飛蛾撲火傷身,晚上不點燈火。古人的這種心腸,是我們繁衍不息的生機。沒有這樣的一點精神,那人就變成了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,與泥土樹木沒有甚麼兩樣。


 


評析:


  「為鼠常留飯,憐蛾不點燈」是宋代文人蘇東坡的詩句,之所以不脛而走,廣泛流傳,是因為詩句表達了人類的一種善良情感、惻隱之心。佛家主張「不殺生」,儒家主張「王道」、「仁政」,從根本上說,都是基於這種思想。當然,人類要維護自身良好的生存環境,未必真的會「為鼠留飯」、「憐蛾熄燈」,東坡先生的本意大概也不會在此,而是應當理解為:為人處事要多為別人著想,要有憐憫同情弱者的心腸。在我們這個世界上,如果多一分這樣的心腸,就會多一分誠信,多一分真情,多一分溫暖與光明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