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實生命的重量
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名叫尸毗,他所主持的國政清明和諧,社會富裕繁榮,且廣行慈悲,普潤一切生靈,深得人民愛戴,仁譽遠播。
有一次,天帝釋為訪求一位真心修行者當歸依處,即與其大臣毗首羯摩商議,藉機驗明尸毗王的心志。並命大臣化成鴿子,而自身化成老鷹,老鷹似欲捕食鴿子,急追在鴿子的後面。此時鴿子神情慌張,直飛至尸毗王的腋下請求保護。老鷹跟著飛來,對王說:「這隻鴿子是我的食物,請大王趕快還我,以解飢餓。」
尸毗王說:「我立下宏願,救度一切眾生,鴿子有難相求於我,怎可見死不救呢?」
老鷹說道:「既然如此,那飢餓難挨的我,算不算是你所要救度的『一切眾生』之一呢?」
尸毗王於是答說:「那好,給你別的食物,你能接受嗎?」
老鷹說:「我只吃新殺的溫肉,其餘不行。」
尸毗王心裡想:「它只吃新殺的溫肉,今日救了鴿子,勢必害死另一個生命,終不是究竟!」於是決定獻出自身肉,以換取鴿子的生命。
這時老鷹又說:「大王的身肉是可以的,但必須公平處理,你的身肉須與鴿子相等,方才符合平等心布施。」
尸毗王便命令拿秤來,將鴿子置於一端,而自身割下之肉另置一端,身上的肉雖然割得所剩無幾了,却仍比鴿子輕。於是充盡願心說:「長久以來,都是為『我』所困,在苦海中頭出頭沒,今天當該充盡心力,了願成就。」使勁地站上秤盤,終於與鴿子同「重」。這時大地發出六種震動,感動人天。而鴿子與老鷹現出原形,請問尸毗王說:「這麼難行之事,你却能行,到底為的是什麼?」
尸毗王答說:「我不希求世間的尊榮,而是立志成佛。」
天帝釋又問:「你為圓施願,布施切割身肉,有悔恨之心嗎?」
尸毗王答道:「自初發心修慈悲行,為救護一切眾生,雖歷盡一切苦,仍無一絲毫悔恨之心,今天也是一樣。如我所說真實,令我身體立即平復如初。」此時尸毗王身體立刻平復,且比往昔更美好。天人同聲讚嘆,均發道心。尸毗王就是佛陀的前身,為救渡一切眾生,而能捨一切。
~《賢愚因緣經》
外財(金銀財寶)的布施,容易行持;內財(自家生命)的布施,則是難能。一位大菩薩的布施,有時連犧牲奉獻自己的生命,也在所不辭,為的是成全眾生的慧命。
眾生的生命,雖然有貴賤大小之不同,但他們所具有的靈明本性,本來即是相同的。誠如佛陀所說:「一切眾生,本來成佛。」(圓覺經)每一位眾生,都具足圓明的佛性,都可稱做「未來佛」。在「佛性」的立場上說,一切眾生本來都是「等重」的。然而,眾生迷昧本心,以意識心分別計較,甚至弱肉強食,演成現實世界的苦海輪轉相,結成錯綜複雜的因緣果報網,難以調和釐清。今天,明師傳道,就是直截了當地指明人人本來具足的道(佛性),期能以此為基,修出光明大道,活出清新生命。
《菜根談》
山河大地,已屬微塵,而況塵中之塵。
血肉身軀,且歸泡影,而況影外之影。
非上上智,無了了心。
以我轉物者,得固不喜,失亦不憂,大地盡屬逍遙。
以物役我者,逆固生憎,順亦生愛,一毛便生纒繞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