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有一個大學教授到鄉下去


針對該地一群小孩子的表現作了份評估報告,


發現那些孩子條件極差,幾乎不可能有出人頭地的條件。


 


二十五年後,這份報告被另外一位較年輕的學者給無意間發現了,


他很好奇現在這群當年的小孩子們到底怎麼了,


於是,就回到同一地點去再做一次追蹤調查。


 


豈料,在他一一訪視完後,竟發現那些當初被人評為無可救藥的孩子,


長大後有一半以上都當了醫生、律師與商人。


他覺得很驚訝與不解,便追問他們原因,


他們共同的答案都是:「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。」


 


這個學者尋線找到了他們口中的好老師,


發現她不過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婦人,


沒有豪宅,沒有特別高的學歷,也沒有尊貴的家世,


更沒有多餘的資金提供給這些孩子升學、創業,


他請教她栽培人們的秘訣,


 


她笑笑說:


「沒什麼,只是我懂得愛他們,鼓勵他們而已。」


 


中國人總是說,對一個人有重大助益的人就叫「貴人」,


且通常是指那些身份顯赫、不可一世的名流,


的確,似乎在一般人的觀念中,


只有那些身價非凡、地位崇高的人,才有資格與本錢去當別人的貴人。


 


然而,貴人也可以一點都不貴,


 


因為要激勵、幫助一個人最有效的方式不是靠權位與金錢,


而是給人自尊心,給人存在的價值感。


 


所以,聖經上強調要:


「勉勵灰心的人,扶助軟弱的人。」


 


也許,你我都沒有顯赫的身份,


但只要有愛心,


 


我們都可以當一個〈不貴的貴人〉


 


為旁人帶來希望與勇氣,您說是嗎?!


(網路流傳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