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抱拾荒的父親


70歲的父親被我接到城裡居住以後,一到黃昏,他總喜歡站在陽臺上,望著霧氣迷蒙的天空發呆。


有一天,父親問我:“兒啊,這城裡的人家,都不用柴火做飯了吧。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煙霧?”父親在城裡也總是迷路,他說:“兒啊,鄉里邁過一條田坎就回家了,城裡回家的路也太多了。”


來到城裡,父親總覺得腿發軟,步子不像在鄉間田野上那樣輕快。吃飯時,父親也總是怯怯的樣子,只顧埋頭扒飯,很少吃菜,不喝湯。


一天半夜,我起床去衛生間,見客廳沙發上有一個黑影。我開了燈,:“,您咋不睡呢?”


 “陪我坐一坐行麼?兒啊,我總覺得,我是一個吃閒飯的人。”父親癟著嘴,眼皮耷拉,像一個滿腹委屈的孩子。


 “爸,您怎麼這麼說呢,您養我長大,供我上大學,一輩子吃了那麼多苦,現在也該享福了。您去睡吧,明天上午,我有一個會議要開。”


父親慌忙起身說:“,,我馬上去睡。”


第二天一大早,父親悄悄起床出門了。稍後,我正為兒子做早餐。他回來了。父親說:“我看城裡人早上都在鍛煉,我也出去走一走,鍛煉鍛煉。”此後天天如此。


一個月後的一個週末,父親突然去菜市場,買回一隻黑色的母雞,他喘著氣興奮地說:“這可是農村的正宗土雞,殺了後,燉點湯大家嘗一嘗。”


那天晚上,一家人喝著香濃的土雞湯,我和妻子都咂咂嘴說,味道確實不一樣。我的兒子這時候問:“爺爺,哪裡才有土雞呀?”父親怔了怔,對我說:“你們就讓我回老家去,給你們專門喂土雞行麼?”我拍拍父親的肩膀,笑著說:“現在是我們養您了,要您回去養土雞幹啥啊。”


看電視時,我悄悄問父親:“您哪來的錢買雞?”父親說:“我在鄉下種了那麼多年旱煙,多少也有一點積蓄的。”


此後,每隔十天半月,父親總會買一隻雞、一隻鴨之類的東西。看著我們吃得香噴噴的樣子,他在一旁咧開嘴笑。在桌子上,他也不再埋頭吃飯。我同妻子商量後說,就順著父親吧,免得傷了他的心,讓他覺得在吃閒飯。


一天晚上,我回家晚了,在樓下一個閒置車庫裡,看見一個黑影在晃動。我走過去,按開手機屏的亮光,一看,是父親,只見車庫裡堆有一大堆塑膠袋、礦泉水瓶、廢報紙之類的東西。


父親見了我,頓顯尷尬,他擺著雙手,示意我不要出聲。


父親把我拉到一棵樹下,:“我把這些垃圾撿回來,去廢品站賣了,也總能賣些錢嘛。”


我鼻子一酸,:“,您幹這個,多久了?”父親呵呵地笑著說,從早晨出門“鍛煉”那天就開始了。父親說:“幹這個,沒有在鄉下種莊稼辛苦,在農村割麥時,我不也是常常去麥田裡撿些麥穗麼。”


父親小聲求我,不要讓兒媳婦知道這件事,要我守住他的秘密。


我答應了父親。攙扶父親上樓的時候,我突然忍不住,一把摟住了矮小、瘦弱的父親,淚水滴落在他逐漸塌陷的肩膀上。那是父親進城後,我第一次擁抱這個來城裡拾荒的老人。


摘自小故事網


父母的心思是我們兒女最難去揣摩的,但偶爾自他們言談中似乎透露出,他們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,總是想活動活動筋骨,或許在某些行為裡我們永遠是一個小孩子,總需父母為我們兒女操勞與叨唸,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獲得一絲絲的心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