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扁鵲治病       ﹝摘自修道故事小品集﹞
 


春秋時代的神醫扁鵲,有一次去見蔡桓公,在桓公的身旁站了一會兒。扁鵲就對桓公說:


「您現在身體有病,患病部位在皮膚的外側,假如不趕緊治療,恐怕將來病會加深。」


蔡桓公說:


「寡人身體好好的,那裡來的病?」


扁鵲出去以後,桓公就對旁邊的人說:


「做醫生的都喜歡藉依治那些根本無病之人,來向人炫耀他的功勞和醫術的高明。」


過了十天後,扁鵲又來見蔡桓公說:


「現在大王您的病已經進入肌肉和皮膚了,如果不趕緊醫治的話,恐怕病將會加深。」


蔡桓公聽了,根本沒答腔。扁鵲出去後,桓公比上次還不高興。


又過了十天,扁鵲又見蔡桓公說:


「大王,您的病已經進入腸胃了,如再不趕快治療的話,那病就將更加嚴重了。」


蔡桓公聽了,又是相應不理。扁鵲出去以後,桓公比之上次更不高興。


這樣又過了十天,扁鵲遠遠看到蔡桓公,馬上掉頭急急就走。桓公見了,特別派人去追問是什麼緣故。扁鵲說:


「當病在皮膚外側時,只要用濕布一敷就可治好;在肌肉和皮膚之間時,用針炙一扎就可治好;在腸胃時,要服火齊湯才能治好;在骨髓時,就只有靠主管命運的神之安排了,依我們人力是無可奈何的。現在大王的病已經進入骨髓,小臣已經無法治療了。」


又過了五天,蔡桓公感到身體疼痛,就趕緊派人找尋扁鵲,誰知道這時扁鵲早已逃往秦國,不久,桓公果然一病而死。
 


扁鵲和華陀,並稱古代最有名的神醫。醫生最大的信條是尊重生命,熱愛生命;只要病人尚有一絲希望,萬無放棄之理。扁鵲一本仁心,意欲治療桓公的病,不到最後,不輕言放棄;奈何桓公食古不化、驕矜自大於前,復未能接納雅言忠告於後,等病入骨髓,悔之已晚矣!


讀完這篇故事,想想現今的醫生,很少人不感嘆唏噓!在世風日下,道德幾已淪喪的今天,有醫術又兼醫德者,雖為數不少,但卻有更多追求金錢遊戲,忘卻醫師的本懷與信條者──亂打針、亂開刀、亂下藥、見死不救、草菅人命,比比皆是。


老子曰:「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謀,其脆易判,其微易散。為之於未有,治之於未亂。」桓公的故事,旨在說明「小病不治,大病難醫」的道理;同理,人的過失亦復如此,平日的小缺失,雖是無關緊要,然而,一旦積習日久,染著日深,微既成形,那麼欲消其弊,恐怕亦力不從心了。


而這種「大過不犯,小錯不斷」的行為,正是導引吾人種下輪迴種子,身陷苦海深淵的催化劑,值得吾人警惕。
 


活佛師尊慈示


人心本是定靜,本性本是超然,何病之有?唯遇貨財則思爭奪,遇功名則思排己,遇炎勢則思趨附,遇捱枳則思報復,遇患難則思推避。


未遂,則心病於未得;既遂,則心病於患失。於是身攻其心,心病日日於膏肓,雖有外在之存養,不善其內之所擾,此扁鵲望而走焉也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善行天下 的頭像
    善行天下

    善行天下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