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是無與有的根基
"
空性"=空的性質
無中生有 有又還無
是種性質 是種變化
佛要讓大家了解""的性質
因為大家要求道 當然要明白空的性質
假時有一人真正的明解"空性"
那麼那個人就是絕對的"自在
"
=自在

五蘊皆空=五蘊皆自在
如果有人不覺得 =自在
那麼我會想說..他還沒覺悟..


以下幾個問題與各位同修共同探討(若有更好之解答請不吝指教)


1. 某甲看到萬法皆空, 就說: 很好, 我相信. 然後去搶劫享樂. 因為
某甲相信萬法皆空, 所以無因果, 不受報, 對嗎? 為什麼?

: 去搶劫享樂, 顯然心未空, 只是嘴巴空而已, 此空名為惡取空, 所做所為皆落因果, 當然受報. 所以學空的條件, 仍需以世間善法為基礎, 才不會落入惡取空.


2. 某甲看到萬法皆空, 心想: 既然萬法皆空, 那我再怎麼努力也是空,
乾脆去睡大頭覺好了. 某甲的想法對嗎? 為什麼
?

: 此空名為斷滅空, 某甲的想法雖然不對, 還不致於如題1般惡劣.


3. 某甲看到萬法皆空, 心想: 既然萬法皆空, 無佛可成, 那我修行也
沒什麼用處, 到不如去享樂比較實在. 某甲的想法對嗎? 為什麼?

: 這是誤解佛意, 想法雖然不對, 如果善根,福德,因緣夠的話, 仍會遇到善知識, 改變他的觀念.


4. 萬法皆空, 到底怎麼空? 對凡夫而言, 空嗎? 對明心見性者而言,空嗎?

: 修行需要次第, 即聞思修証. 先從善知識聽聞空性的道理, 或參考佛學辭典亦可; 以意識心了解後, 要經常思惟, 使不忘失.日常生活所見人事物, 順逆二境, 要以緣起法觀空, 剛開始常常會忘記,想到時馬上再觀, 一段時間後, 就不需要再用緣起法觀空, 改成"當體即空", 慢慢熟練後, 對一切人事物, 會越來越不執著, 會越來越放得下, 對事情的觀察, 越來越細微. 當您感覺隨時隨地無不是境界時
,
您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開悟, 開悟並不是見性, 距離見性仍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, 但已經清清楚楚看到這條路, 不會再走錯路, 即所謂悟後起修
.
對凡夫而言, 一切都不空, 一切都那麼真實怎麼空? 所以因果就是因果, 絲毫不爽
.
對明心見性者而言, 一切皆空, 但見性菩薩明白眾生沉淪六道, 認假為真, 苦不堪言, 所以假觀眾生為實有, 隨願力入六道度眾生.


空 無所謂生滅 無所謂淨垢 無所謂增減
心性與空間性質 極相似
所以當你明心見性 那就是明白空性了
佛與魔的差別
或許魔也是明心見性的
但是佛與魔不同的是
佛=尊敬 魔=不尊敬
佛會尊重生命
魔不會尊重生命 (所以變化他人而使自己快樂)

魔=自在但擾人
佛=彼此自在

魔=不定
佛=定
不定者是不會有真正的快樂的
定者才會有真正的勝利與快樂的
魔=生命
佛=生命與生命
生命與生命的幸福快樂 心與心之間的奇妙 多麼不可思議..
大乘=彼此陪伴
陪伴彼此前往幸福快樂的彼岸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