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,讓我自己來吧!(網路流傳)


 2006-10-23 14:54:33


家裡內側的浴室,用淋浴拉門隔著一道通往閣樓的秘密樓梯,


平日拉門關著,ㄉㄢˋ經常在門的下方玩,從沒發現這神秘入口。


下午,拉門敞開著,ㄉㄢˋ赫然發現此通道,她大聲歡呼,張嘴站立,頭不停上仰;由於樓梯陡峭,她不自覺地仰頭,身體越來越後仰,幾乎要跌倒了。


展過去保護她,支持她站好。誰知ㄉㄢˋ開始往上爬,頭也不回地,爬了三階。


我從馬桶站起來,興奮地拿了張椅子,坐在浴室,呼喊:「樹,快來看。ㄉㄢˋ是主角,表演爬樓梯喔! 來,你坐特別座,媽媽的大腿。」


樹兒和我很興奮,等著看ㄉㄢˋ繼續往上爬,誰知女兒一看到我,開始沒興趣朝上,嚷嚷著要往下找我。


這時樹兒興奮地說,「換我當主角了。」他學嬰兒的動作,兩三下就爬上樓去。


ㄉㄢˋ又有動機朝上,追哥哥的動力。


我索性也上樓,在上頭吆喝鼓舞,於是,10個月的ㄉㄢˋ妹妹,也兩三下,就爬上來啦!


14口,爬上爬下地,享受愉快輕鬆的週日下午。


******************


過程裡,我開始觀照到自己,對照起我的母親,覺得我們真是一對怪父母。


若我母親在此,一定會叨念,「太危險了,教孩子爬上爬下。」


而我,卻視為很棒的機會:訓練ㄉㄢˋ的肢體力發展,給樹兒照顧妹妹的機會,滿足樹兒有模擬嬰兒的退化需求,重點是,我們發現,「這個家的空間,好好玩又好舒服喔!」


我省思,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麼?


******************


我會支持樹兒說:「老師的想法不一定是對的,你可以說『我不同意,我的看法是…..』」,在ㄉㄢˋ與樹兒發生衝突時,我只用反映人際動力的技巧,而不著急保護妹妹,在ㄉㄢˋ哭要喝奶茶時,我會讓她吸一口,讓她發現不好喝而作罷,


我會教樹兒用刀切菜,站在小椅子上練習洗碗,請他幫忙洗衣服,深夜陪他騎腳踏車出門買牛奶。


雖沒有很認真,但我的確朝向一個「讓孩子有更多機會突破能力,嘗試各種責任」的方向。


這是我的信念,也是我長大的方式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


小時候,我是5個孩子的老大,我學到最多的是,即使媽媽很愛我,她還是忙不過來。


所以,很多事情,就自己來啦!


帶領弟妹玩遊戲,安排弟妹洗澡的次序,幫忙洗碗掃地,曬衣服折衣服,出門買早餐、下午的點心,母親的鹽巴或醋,父親的酒或檳榔。


(即使如此,我依然是家裡依賴性最高,獨立最慢的孩子)


做功課事每天的小事,遊戲與生活,才是每天的重心。


記得小四那年,媽媽開始做生意,


農曆年忙不過來時,我帶著幼稚園的弟弟坐巴士,幫媽媽送貨到”溪湖”


,後來錯上了到”溪頭”的公車。


車子走阿走的,進入了綠意盎然的森林,我開始無法安坐,心裡想,「溪湖好像沒這麼遠,也沒這麼美麗。」


後來我問司機才知道坐錯車,在”名間”一站下車,過馬路到對面等車,又坐車回”員林”。


我一手拎著媽媽的貨,一手牽著弟弟,安慰弟弟說別怕,我認識路。


當我們步行回家的小路時,天空開始下雨打雷,媽媽早就急到快哭了。


爸爸說,「有啊,我有送他們到車站,理書還說『溪湖,我認識』。 我沒看他們上車就回家了。」


後來媽媽說起這事好多回,她怎麼都想不透,當年怎麼會讓10歲的我,出這麼遠的門。好多回,說起來,她都還落淚。


她想的是:「當年怎麼會苦到要讓孩子去冒這種險」


但我現在的詮釋是:「真好,我們那麼窮,所以我有這麼精彩的經驗。」


現在回想起來,好珍惜自己童年的際遇,完美的家庭,讓我帶著被愛的感受,吃苦,與接受生活的挑戰,練就今日一身的韌性與力道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


樹兒的運氣,讓他生長在一個,可以擁有完整照顧的家。


他的運氣,也讓他,學會任性的機會超過學會韌性,


很多時候,當我堅持要他自己來時,他得先度過,「媽媽不照顧我」的委屈想像。


而我,得堅持,更用心地,創造機會耐心等待,讓他享受〈大小事自己來〉的喜悅。


《再富也要窮孩子》,這是這年頭的教育名言。


《再麻煩也要讓孩子自己來》,這是我提醒自己的話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行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